宝宝缺钙,你了解多少?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226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,它对于宝宝的骨骼发育、牙齿生长、神经传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,如果宝宝缺钙,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表现,这些表现可能会被家长忽视,从而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,下面是宝宝缺钙的十大表现,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。
不易入睡,更不易进入沉睡状态。
夜惊、夜啼是宝宝缺钙的表现之一,通常新生儿缺钙就会常常在夜间突然惊醒,啼哭不止。
夜间盗汗。
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,哭后出汗更明显。
性情异常。
宝宝缺钙会脾气怪,常会出现烦燥、爱哭闹、坐立不安等表现,不易照看。
出牙晚、牙齿排列参差不齐。
正常情况下,宝宝在 6-8 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了,可有的宝宝到了一岁半还没有长牙,或者长牙的次序混乱,牙齿的釉质粗糙,这些现象都是缺钙导致的。
前囱门闭合延迟。
前囱门一般在 1 岁半左右闭合,如果闭合延迟,有可能是缺钙。
精神不好。
宝宝缺钙会精神状态不佳,表情少,动作和语言都比同阶段的孩子落后。
串珠肋肋软骨增生。
宝宝缺钙会导致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,常压迫肺脏,让宝宝通气不畅,容易患气管炎、肺炎。
鸡胸、佝偻病。
宝宝缺钙严重时,肌肉肌腱均松弛,如果腹壁肌肉、肠壁肌肉松弛,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,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,可出现驼背,1 岁以后小儿学走路,如果缺钙,可使骨质软化,站立时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,有的表现为“X”形腿,有的表现为“O”形腿,并且容易发生骨折。
厌食、偏食也与缺钙有关。
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,易导致食欲不振、智力低下、免疫功能下降。
出现湿疹也与缺钙有关。
常见于头顶、颜面、耳后,伴有哭闹不安,枕后及背部多流汗。
(一)婴儿湿疹
婴儿湿疹,中医称为“奶癣”,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,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,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,通常把婴儿湿疹分为两型:一是肥胖型,即轻证湿疹,皮疹多见于头面部,如额部、双颊、头顶部,以后逐渐蔓延至颏、颈、肩、背、臀、四肢,甚至可以泛发全身,二是脂溢型,即重证湿疹,皮疹为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糜烂、渗出、结痂均有,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,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、发热。
(二)儿童湿疹
儿童湿疹是一种儿童过敏性皮肤病,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,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,毛细血管网丰富,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,故容易发生过敏湿疹反应。
引发原因
引起宝宝湿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:
- 内在因素是宝宝的皮肤角质层比较薄,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,对各种++因素较敏感,所以叫婴儿湿疹。
- 外在因素也很多,包括饮食、吸入物、气候、接触过敏物因素等,其中海鲜、辛辣食品、酒、吸入花粉、尘螨、寒冷天气、接触化学物品、肥皂、洗涤剂等是婴儿湿疹最常见的诱因。
预防措施
- 如果孩子出现了湿疹,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要忌吃鱼、虾、蟹、鸡蛋以及辛辣的食物,同时还要避免饮酒。
- 患儿的饮食要定时定量,最好吃母乳,如果患儿是吃牛奶,则要多加水少加糖,而且牛奶煮沸的时间要稍长一些,患儿如有消化不良,应及时进行治疗。
- 要避免让有++性的物质接触孩子的皮肤,尤其是不能接触孩子的湿疹,也不要在患处涂擦油脂丰富的护肤品,要禁止用肥皂和过烫的水清洗患处。
(三)幼儿急疹
幼儿急疹,又称婴儿玫瑰疹,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,由人类疱疹病毒 6、7 型感染引起,其特点是在发热 3~5 天后热度突然下降,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,病情减轻,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。
引发原因
人类疱疹病毒 6、7 型通过呼吸道传播,进入人体后,90%以上的人呈隐性感染,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,如患病毒、细菌或寄生虫感染,或使用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等,潜伏的病毒被激活,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至皮肤,引起皮肤血管扩张、充血,上皮细胞水肿,继而出现皮疹。
预防措施
- 提倡母乳喂养,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。
- 避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防止交叉感染。
- 婴幼儿的衣物要经常清洗、消毒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- 定期带婴幼儿进行健康检查,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。
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,一旦发现宝宝有以上表现,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,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,家长们也要注意给宝宝提供均衡的饮食,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,多晒太阳,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。
发布于:2025-04-11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